客服电话:400-886-1778

什么是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1)类型:按国家性质划分,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等;按经济发展程度划 分,有...

其他

国际避税地利弊分析

国际避税地(International tax havens)又被称为“避税港”或“租税天堂”,是 指那些对财产和所得免税...

其他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知识点梳理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 发生的经济活动...

其他

国际税收复习题

法律性双重征税由于所( )造成的A法律上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征税对象或税源采取不同征税权力原则...

其他

《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

1.国际税收是一个( )。   A. 经济范畴   B. 历史范围   C. 社会范畴   D. 制度范畴...

其他

国际税收习题及答案.

1.国际税收2.涉外税收3.财政降格4.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5.恶性税收竞争...

其他

国际税收总结

国际税收:开放经济条件下,使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由于国与国之 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

其他

国际税收总结---定义&概念

国际税收是指开放经济下,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展到海外以及在各国之间不 同税法所带来的冲突或...

其他

加载更多

《国际税收》模拟题

其他2019-01-04 09:23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C )。

  A.涉外税收 B.对外国居民征税

  C.国家之间的税收关系 D.国际组织对各国居民征税

  2.税收管辖权是( C )的重要组成部分。

  A.税收管理权 B.税收管理体制 C.国家主权 D.财政管理体制

  3.下列国家中,同时采用注册地标准、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和选举权控制标准来判定法人居民身份的国家有:( B )

  A.爱尔兰 B.澳大利亚 C.墨西哥 D.新加坡

  4.根据两大范本的精神,如果两国在判定法人居民身份时发生冲突,则应根据( D )来认定其最终居民身份。

  A.注册地标准 B.常设机构标准

  C.选举权控制标准 D.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标准

  5.中国个人所得税采用( D )来判断劳务所得的来源地。

  A.劳务所得支付地标准 B.劳务合同签订地标准

  C.劳务所有者的居住地标准 D.劳务提供地标准

  6.两大范本要求按照以下四个标准来判定纳税人的最终居民身份,该判定过程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请为之排序:( D )

  (① 国籍 ② 重要利益中心 ③ 永久性住所 ④ 习惯性住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③ C. ③④②① D. ③②④①

  7.下列做法中,必须通过国家之间签订税收协定的方式加以规定的是( D )。

  A.免税法 B.税收抵免 C.减免法 D.税收饶让

  8.在欧洲一向以低税的避税地而著称的国家是:( B )

  A.瑞士 B.列支敦士登 C.海峡群岛 D.巴拿马

  9.假定A国居民公司在某纳税年度中总所得为10万元,其中来自A国的所得5万元,来自B国的所得2万元,来自C国的所得3万元。A、B、C三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25%和30%,若A国采取分国限额抵免法,则该公司的抵免限额为:( D )

  A.1.4万元 B. 1.6万元 C. 1.5万元

  D.对B国所得的限额为0.6万元,对C国所得的限额为0.9万元。

  10.1963年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起草的一个国际税收协定范本是( D )。

  A.《关于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B.《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D.《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11.纳税人利用现行税法中的漏洞减少纳税义务称为( C )。

  A.偷税 B.节税 C.避税 D.逃税

  12.中国香港行使的所得税税收管辖权是( B )。

  A.单一居民管辖权 B.单一地域管辖权

  C.居民管辖权和地域管辖权 D.以上都不对

  13.甲国的母公司把一批产品以3万法郎的转让价格销售给乙国子公司,乙国子公司再以4万法郎的市场价格在当地销售出去。乙国当地无关联企业同类产品的销售毛利率是10%,甲国当地无关联企业同类产品的销售毛利率是15%,按照再销售价格法,甲国税务部门应把母公司的销售价格调整为( D )。

  A. 2.55万法郎 B. 2.7万法郎 C. 3.4万法郎 D. 3.6万法郎

  14.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通过制定国内法规来防止税收协定被滥用的国家是( C )。

  A.英国 B.美国 C.瑞士 D.法国

  15.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国家的大规模降税浪潮实质上是( D )。

  A.税负过重的必然结果 B.美国减税政策的国际延伸

  C.促进国际贸易的客观需要 D.税收国际竞争的具体体现

  16.我国税法规定,在我国无住所的人只要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住满( C )即成为我国的税收居民。

  A.90天 B.183天 C.1年 D.180天

  17.( A )是重商主义时代最著名的贸易协定,也是关税国际协调活动的开端。

  A.《梅屈恩协定》 B.《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

  C.《税务互助多边条约》 D.《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18.在国与国间税收情报交换的方式中,自动交换主要适用于有关哪种收入的情报( D )。

  A.经营所得 B.财产转让所得 C.劳务收入 D.股息、红利等所得

  19.直接抵免不适用于( D )。

  A.自然人的个人所得税抵免 B.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公司所得税抵免

  C.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预提所得税抵免 D.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公司所得税抵免

  20.一国与他国签订的国际税收协定一般只适用于缔约国一方或缔约国双方的( C )。

  A.国民 B.公民 C.税收居民 D.人民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大致分为( ABD )。

  A.商品课税 B.所得课税 C.关税 D.财产课税

  2.法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有:( ABCD )

  A.注册地标准 B.管理和控制地标准

  C.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D.选举权控制标准

  3.荷兰之所以被认为适宜作为中介控股公司的居住国,原因在于:( AB )

  A.荷兰已同40多个国家缔结了国际税收协定

  B.荷兰有参与免税的规定

  C.荷兰所得税率低

  D.荷兰关于设立中介控股公司的法律比较宽松

  4.按照联合国范本的精神,当独立劳务满足( ABC )条件时,劳务发生国可以对来源于该劳务的所得征税。

  A.独立劳务是通过发生国的固定基地进行

  B.在劳务发生国停留超过183天

  C.其报酬由劳务发生国的居民支付且数额达到居住国和劳务发生国商定的数额

  D.独立劳务未通过劳务发生国的固定基地进行所获的收入

  5.国际双重征税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有关国家征税权的交叉与重叠,这种税收管辖权的重叠主要形式有( ABD )。

  A.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

  B.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与收入来源地管辖权的重叠

  C.居民管辖权与公民管辖权的重叠

  D.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

  6.下列几项中,属于转让定价目标的有( ABCD )。

  A.将产品打入国外市场 B.规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

  C.独占或多的合资企业利润 D.转移利润以避税

  三.填空题

  1.一国要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行使征税权,这是所得税三种税收管辖权中的地域管辖权。

  2.判定自然人居民身份的标准一般有住所标准、居所标准和停留时间标准。

  3.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是国与国之间税收管辖权的交叉重叠。

  4.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扣除法、减免法(或低税法)免税法与抵免法。

  5.不征收任何所得税和财产税的国家和地区通常被称为“纯避税地”。

  6.母公司所在的居住国是否对母公司的海外利润实行推迟课税(或延迟课税)是跨国公司能否利用转让定价进行国际避税的关键。

  7. 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利润法以及其他合理方法不仅是税务机关审核和调整转让定价的方法,也是企业从事跨国关联交易时应当采用的定价方法。

  8.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方式之一,是适时地改变国外附属机构的组织形式,当国外分公司开始盈利时,即将其重组为子公司。

  9.国际税收协定一般是指国与国之间签订的避免对所得和财产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10.两个协定范本要求所得来源国对常设机构的利润征税时要遵循公平交易原则。

  11.个人所得税制按照课征方法不同可以分为: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以及混合所得税制。

  12.我国判定经营所得来源地采用的是常设机构标准。

  13.税收饶让是居住国给予投资者的一种税收优惠。

  14.纳税人利用现行税法中的漏洞或不明确之处,规避、减少或延迟纳税义务的行为称

  为避税。

  15.对付避税地的法规是指,取消延迟课税的规定以阻止跨国纳税人利用其在避税地拥有的基地公司进行避税的立法。

  16.根据我国现行的资本弱化的法规,工业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不超过2:1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

  17.从目前大多数国家的规定来看,当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不一致时,国际税收协定处于优先执行的地位。

  18.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的方式之一,是适时地改变国外附属机构的组织形式,当国外分公司开始盈利时,即将其重组为子公司。

  四.名词解释

  1.国际税收

  国际税收的概念目前有两种含义:一是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二是从某一国家的角度看,国际税收是一国对纳税人的跨境所得和交易活动课税的法律、法规的总称。

  2.常设机构

  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经营活动的固定营业场所。它的范围通常包括分支机构、管理机构、办事处、工厂、车间、作业场所、建筑工地等。

  3.转让定价

  转让定价是指公司集团内部机构之间或关联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作价。

  4.资本弱化

  资本弱化是指在公司的资本结构中债务融资的比重大大超过了股权融资比重。

  5.税收饶让

  税收饶让抵免简称税收饶让,它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部分所得税,视同已经缴纳,并允许其用这部分被减免的外国税款抵免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款。

  6.国际税收协定

  国际税收协定一般是指国与国之间签订的避免对所得和财产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或条约。

  五.简答题

  1.简述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答:所得国际重复征税是由不同国家的税收管辖权同时叠加在同一笔所得之上引起的。这种国与国之间税收管辖权的交叉重叠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相同的税收管辖权相互重叠和不同的税收管辖权相互重叠。

  (1)两国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国与国之间同种税收管辖权的相互重叠主要是由有关国家判定所得来源地或居民身份的标准相互冲突造成的。一旦同一笔所得被两个国家同时判定为来自本国,或者同一纳税人被两个国家同时判定为本国居民,那么两个国家的地域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或者居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就会发生交叉重叠。

  (2)两国不同种税收管辖权交叉重叠。国与国之间不同种类的税收管辖权相互重叠具体有三种情况:1)居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2)公民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重叠;3)公民管辖权与居民管辖权的重叠。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因此这两种税收管辖权的交叉重叠最为普遍。

  2.简述跨国公司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的主要形式。

  答:跨国公司利用避税地进行避税的主要形式是在避税地建立“基地公司”。跨国公司与其基地公司有业务往来时,利用转让定价和本国延迟课税优惠,将利润从高税国转移并滞留在避税地。

  基地公司可以是中介性的控股公司、金融公司、贸易公司、许可公司、内部保险公司等。

  3.目前,各国实行的资本弱化法规有哪些特点。

  答:(1)只适用于本国法人。

  (2)受限制的利息扣除一般为支付给境外的、在本国企业中拥有一定比例股权的非居

  民贷款人。

  (3)本国公司支付给非居民贷款人的超限额贷款利息一般依据“债务/股本”的比例来

  确定。即只有超过比例的贷款利息不准税前扣除。

  (4)资本弱化的税收规则

  ①对为超过安全港界限的债务支付的利息不予作为费用扣除 。

  ②将超额利息不准扣除且视为利润分配或股息 。

  4.简述所得税国际竞争的弊端。

  答:所得税国际竞争有两大弊端。第一,它会使各国的资本所得税税率下降到一个不合理的低水平,造成国家的财政实力大幅度下降,即出现所谓的“财政降格”。第二,各国人为降低税率会引起资本的税后收益率与税前收益率脱节,会造成一部分生产资本流向税后收益率高但税前收益率低的国家,从而使生产资本配置到低效率的地区(资本的税前收益率越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就越高),导致世界范围的经济效益下降。

  5.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如何判定企业的居民身份?

  答: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法使用了“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地标准”来判定企业的居民身份。该法第2条规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上述两个标准,只要具备一个,就可判定是我国的居民企业。

  6.居住国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有哪些?

  答:从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式来看,目前主要有单边方式和双边方式。所谓单边方式,是指一国在本国的税法中就规定了一些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措施;而所谓双边方式,则是指两个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通过执行协定中的有关条款来减除国际重复征税。在各国税法和国际税收协定中通常采用的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扣除法、减免法、免税法和抵免法四种。

  六.计算题

  1.甲国总公司本年度:来源于本国的应税所得100万元,税率33%;其在乙国分公司应税所得100万元,税率30%,总公司从乙国取得特许权使用费20万元,预提税税率20%;其在丙国分支机构应税所得60万元,税率35%。假定各国关于应税所得的制度规定没有差别。甲国采用综合限额抵免法,计算总公司向甲国缴纳的税额。(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答:综合抵免限额=(100+20+60)×33%=59.4(万元)

  境外实缴税额=100×30%+20×20%+60×35%=55(万元)

  允许抵免额=55(万元)

  总公司向甲国缴纳的税额=(100+100+20+60)×33%-55=37.4(万元)

  2.乙国B企业是甲国A企业的全资子公司, A企业所得税率为15%, B企业所得税率为30%。B向A出售货物,按可比非受控价格销售额应为1000万元,其销售成本为800万元。企业为达到减轻整体税收负担的目的, B按8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A ,而A对这批从B购入的货物在任何情况下均以1400万元的价格再出售给无关联的客户。一年后乙国税务机关在对B企业的纳税资料进行审查时发现,其与甲国母公司A的转让定价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乙国按可比非受控价格法调整,问乙国可补征多少税款?

  答:乙国按可比非受控价格法调增B企业所得=1000-800=200(万元)

  乙国补征所得税额=200×30%=60(万元)

继续阅读
  • 用户名称
    2017-03-12

    源恒税务师事务所办事效率就是快,退税半年就搞定!

源恒税务软件 房地产税务总监网

广东源恒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160460 版权所有 粤ICP备1103583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