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室
个人工作室
个人工作室
个人工作室
个人工作室
个人工作室
其他
个人工作室
个人工作室
谢老
还有不到半个月,5000免征额就要实施了;还有不到4个月,社保将正式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企业家们整天忧心忡忡,到底该怎么办啊!很多企业迫切寻找如何规避个税和社保的方法,当然,首先想到了就是公司的会计了,于是,这个世界难题,自然也就落在了咱们苦逼的会计身上......
提醒企业和会计
这种方法规避个税与社保是违法行为!
1.让员工找票抵工资的方式来规避个税与社保是违法行为,应立刻打消这种找票抵税和规避社保的所谓的“节税”方式;
2.随着国地税合并、金税三期大数据的深入覆盖、社保入税的普及以及发票合规性监管时代的来临,企业正全面进入“税收强制规范”的时期,财务人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稽查风险,甚至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灭顶之灾,得不偿失!
政策依据:
1.《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7号)第二条关于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问题的规定,……扣缴义务人违反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税务机关除按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其给予处罚外,应当责成扣缴义务人限期将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的税款补扣或补收。
送给大家9句话:
1. 改变传统用工方式;
2. 重塑公司组织架构;
3. 优化员工薪酬体系;
4. 合理安排业务模式;
5. 合理合法运用政策;
6. 业务财务有效融合;
7.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8. 提高税法专业技能;
9. 降低防范税务风险。
看到这估计很多会计要开始发愁了,看看下面的留言是不是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了呢?
别急,听小编一一道来!
2018年10月1号新个税实施
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有哪些方法?
1、 差旅费补贴(差旅费津贴200元、误餐补助200元。超过部分并计“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是因出差产生的,不计税,标准根据当地税务机关规定的
2、 职工离职有个税法优惠,员工领取的离职补偿金在当地员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免个所税;
3、 通讯费:
单位因工作需要为个人负担的办公通讯费用,采取全额或限额实报实销的,暂按每人每月不超过300元标准,凭合法凭证,不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单位为个人负担办公通讯费用以补贴及其他形式发放的,应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4、 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
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要交税
5、 发票冲抵 (为不实开支不建议)
6、 大笔收入分次拿
某高校教师业余在一家企业兼职做项目,项目完成后一次取得劳务报酬30000元整。他如果一次性申报纳税,则
应纳税所得额
30000-30000×20%=24000元
应纳税额
24000×20%×(1+0.5)-2000=5200元
而如果与企业协商,分两个月支付两次,则每次应纳税额=(15000-15000×20%)×20%=2400元,总计纳税额为4800元。两者相比,节约400元。
税务师评述: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劳务报酬所得按收入减除20%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但对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一次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税额,加征5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10成。这样计算后再减去2000的速算扣除数就是该教师的应纳税额。对劳务报酬所得征税以次数为标准。
可见,纳税人如能把一次收入多次取得,将所得分摊,增加扣除次数,就能降低应纳税所得额,从而节省税收支出。
7、提高福利降工资
西安高新区一公司聘用高管,计划支付年薪是120万,但经过咨询税务师事务所,与高管达成协议,将年薪降低为80万,同时给高管提供一套现房和一辆车供使用。此外,鉴于该公司员工以技术性员工居多、聘用合同期相对较长等特点,又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以及将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金额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福利。粗略计算,该公司高管因此起码少缴40%的个税。
税务师评述:增加薪金收入能满足消费需求,但由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资薪金带给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减少。因此想办法降低名义收入,把个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这样既满足了消费需求,又可少缴个人所得税。
8、劳务报酬工资化
西安一私企老板,雇别人经营自己的私企,自己又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每月工资约为 4000元。他一开始没有与这家公司签任何合同,则4000元作为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4000-800)×20%=640元。但后来经过咨询,假如他与该公司建立雇佣关系,则4000元作为工资薪金收入应纳税额=(4000-2000)×10%-25=175元,与之前相比每月节税465元。
9、高工资那个月分部分到后面的低收入月份
某公司业务员,平常工资一般5000——8000左右,6月份是业务旺季提成收入高,合计工资收入30000元,如果将部分工资分摊到6个月,每月拿12000元,最后一个月10000元,这样合计纳税总额为6470元;如果正常纳税应该是30000元纳5620,加上接下来5个月的8000每月合计1725元一共是7345元,这样就多纳了接近1000元的税。
收入很不稳定的人尤其适用这种办法,叫削峰平谷。
10、提高三险一金的额度
如果你的收入高不等钱用,完全可以将社保、公积金等标准提高到最高限度,当然公司所缴额度也相应提高了,这个可以和公司协商。社保交多了以后退休工资自然会高,住房公税金个人和公司都计到个人帐户,各地还有取现机制,所以提高住房公积金是较好的避税办法。
2019年1月1号社保改嫁税务
社保税收筹划有哪些方法?
还有不到4个月,社保将正式改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企业家们整天忧心忡忡,到底该怎么办啊!
由于社会保险费的征收与员工的工资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为了有效控制企业用工成本,建议企业可以考虑重新设计员工收入配比,合理增加员工福利待遇。如:
1)调整部分补贴支出形式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随同员工工资一并发放的货币化补贴应当作为工资薪金支出,但对真实发生且凭票报销的相关补贴等,可并入职工福利费用,计算限额税前扣除。
2)合理设计福利补贴
企业为职工订制工作服和制式工作装备、用具支出,可以作为经营管理费用税前扣除,即使采取发放补贴形式的,也可作为福利费进行所得税处理,而无需纳入工资范畴。
3)积极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
根据有关规定,企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可以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以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4)重视劳务费支出情形
在防控风险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劳务用工,将该部分人工成本纳入劳务费支出,不计入工资总额,不作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
当然,最最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依法按时足额给员工缴纳社保!
社保税收筹划,也有用!
但会计可能要做牺牲
有些企业已经开始用机器人代替一些工作,机器人不属于“人”,可以不用缴社保。
企业购买的用于经营用的机器人不是人,是电子人,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机器人除了不用购买社保以外,还有很多好处:
好处一:机器人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计提折旧费,并允许税前扣除,节省企业所得税。
好处二:机器人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若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增值税。
好处三:机器人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可以增加资产总额,降低资产负债率,便于企业取得银行授信。
好处四:机器人不是人,并不需要支付工资,平时进行适当定期保养维护既可。
好处五:机器人不是人,不用制定制度来考勤、约束,设定好程序就可以,更加便于管理。
好处六:机器人不是人,可以24小时工作,不需要支付加班费。
好处七:机器人不是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在恶劣环境下高速工作。
好处八:机器人不是人,不用担心过多的电子人的出现会加剧中国目前的老龄化现象,相反会降低目前老龄化率。
随着机器人越来越自主、越来越智能、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普遍,财务机器人时代马上来临!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公司运用财务机器人做一些记账工作,这对财务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更是一个机会,将来财务的职责将是更多的则是帮助高层制定决策,会计人唯有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水平,才能不被淘汰。
源恒税务师事务所办事效率就是快,退税半年就搞定!